時隔1年,官方重啟審查,美媒:歐盟的「黑手」正在伸向美企!
2023/09/24

各國的芯片法案,像是一只只無形的大手,試圖捏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話語主導權,美國、日本、歐盟、印度等都是其中的入局者。

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美技術霸權的影響還過于強大,不管是歐盟,還是印度等都受限美技術范圍。但這并不表示他們愿意真的就任由技術霸權的時代繼續掌握在美半導體手中,至少從歐盟的角度上來是如此。

歐盟近期的動作有些出乎意料,比如說在對英特爾罰款一事情上。

據公開消息顯示,他們對英特爾開出了近30億的罰款。原因是因為英特爾在過去X86處理器上濫用了自己的市場地位,違反了歐盟相關法案。從違規的角度上來說,英特爾遭遇罰款也是自找的。然而,從時間線上來說,歐盟卻不該在這個時候對英特爾下手。

這次違規的起因要追溯到2009年,當初歐盟就針對英特爾排擠自己競爭對手AMD的事情處于了12億美元的罰款。隨后英特爾并不服氣,不斷的上訴狀告,最后在去年的1月份,歐盟撤銷了對英特爾的罰款,并且進行資金返還。然而到現在,時隔1年的時間,歐盟就重新審查了該案件,然后繼續對英特爾進行了罰款。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歐盟另有目的,畢竟如果按照當下歐盟的態度來說,去年他們就不應該撤銷罰款。

也恰是因為這樣,導致美媒認為:歐盟的「黑手」正在伸向美企,原因就出現在同在一條競爭線上的美、歐芯片法案。

就個人認為,并不排除歐盟有這個目的。雖說歐盟推出芯片法案的本身「野心」并沒有印度那麼大。印度是想要自己成為半導體制造的中心,而歐盟僅僅是想要提升自己在半導體上的市場份額,從當下的10%提升到20%,以此降低一旦供應鏈斷接,歐盟可能會遭遇停滯的風險。可不能否認的是,他們在一些關鍵的地方有較高的重合。例如,英特爾的設廠。

之前,英特爾就宣布過要在德國和波蘭新建立芯片工廠,預計在未來的投資超2600億元。而在美國本土,英特爾的設廠投資比例也不少。只是,英特爾的建廠到底能不能進入到量產階段這個很難說,就連美國工廠都遭遇了AMD等企業諸多的質疑,就更不要說歐盟對英特爾的信任程度了。

當然,就算遭遇了這個局面,美國芯片法案有的是規矩可以收拾英特爾,但歐盟就不好說了。

搞不好,還會讓英特爾帶著補貼回歸美國本土。因此,在這個時候「下手警告」是一個不錯的時機。而這只是其中之一,個人覺得更多的還是放在和美國芯片法案抗衡上。

美國的芯片法案從一開始就有不少的分析人士認為,這樣會推動全球芯片行業不當的競爭,而且一旦讓美國成功,技術霸權的影響力會再次擴大。那麼,歐盟此刻對英特爾這個重點角色下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沖擊和削弱美國芯片制造發展的速度,降低美芯片法案所能達成對外界來說最不利的局面。這對于歐盟而言,可也算是一件好事。

對此,你們認為歐盟這一次對英特爾罰款有其他的目的嗎?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從脫星到金馬影后,香港半個娛樂圈圍著轉,舒淇背后大佬有多狂?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