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曾說過,鼓勵、理解、欣賞,才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孩子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最早便來自于父母,兒童在與父母一起生活期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與習慣,也就是所謂的三觀。
但要知道的是,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成長所產生的影響幾乎是終生的,因此這也是為何原生家庭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
然而,雖然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影響都很重要,但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是媽媽自己負責孩子的全部,而爸爸卻成了「最沒用的母嬰產品」。
很顯然,這是一種畸形的家庭關系,爸爸的角色設定,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媽媽無法替代的,但這卻是不少家庭的現狀。
據相關數據統計,爸爸的價值觀對孩子影響更大,尤其是4—6歲的孩子,如果能得到爸爸的認同,那麼他的自我價值感則更高。
同樣的道理,爸爸如果能經常夸獎孩子,那麼在孩子潛意識里,就會認為自己是爸爸所夸獎的那樣,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最后成為那樣的人。
爸爸更是孩子性別認同的關鍵,無論男孩女孩,從小和爸爸長時間相處,出現同性戀的可能性更小,而且會更加認可、尊重性別,對于情感和婚姻能有清楚的概念和判斷。
種種案例證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過程中更需要睿智的爸爸。爸爸如果把下面這四句話常掛在嘴邊,孩子會更自信、更優秀!別小看語言的力量,好性格是被鼓勵出來的。
爸爸愛你,但爸爸不希望你做出這樣的事
生活中孩子免不了犯錯,不少家長就會忍不住批評責罵,甚至帶上主觀判斷的結果。
比如孩子做錯了題,父母批評時可能會帶上「你太笨了」、「不會動腦」這樣的負面標簽,用一件事就否定了孩子的品質和能力,這回讓孩子喪失信心且不愿改正。
但如果這時候爸爸能對孩子說「爸爸愛你,但不希望你做這樣的事情」,首先在態度上就溫柔了很多,孩子也能發自內心地接受。
在孩子犯錯時,其實最缺的就是安全感,告訴孩子父母很愛他,能讓他更有底氣去做去嘗試,不怕犯錯只要能及時改正就是好的。
你的努力是對的,你已經進步很多了
犯了錯要批評,那做對了事有進步也要夸獎,尤其是在幼兒階段,夸獎對孩子的肯定和激勵作用很明顯。
爸爸在夸獎孩子時也要掌握技巧,要具體說出孩子的進步和努力,把「很好,這次考試進步了」,換成「很好,自從你做題仔細以后,你的進步非常大,成績也提高了」,用具體的努力方向鼓勵孩子繼續前進。爸爸相信你,這件事由你來決定
讓孩子學會做決定是很重要的事情,但不是將家里的大事小情都交給孩子做決定,而是有些不會產生嚴重后果,但能讓孩子體驗決定帶來效果的事。
讓孩子做決定除了能鍛煉孩子的主見,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有責任感,一個逃避責任、不敢面對的人,成年后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立個規矩,我們一起遵守前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各種規矩約束,與其父母制定,不如和孩子商量著來,這樣制定的規矩對孩子約束力更強,且更容易遵守,父母當然也要「按規矩做事」,彼此約束共同成長。
媽媽是孩子成長的「后勤保障」,爸爸則是孩子通往世界的指路人,任何家庭都不能忽視爸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