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很多方面都比驢強,為何至今無法取代驢?驢到底有何特殊能力??
2023/02/28

為什麼是「生產隊的驢」而不是「生產隊的馬」?

我國吃驢肉的比例也比吃馬肉的高。

生產隊里的驢

按理說,驢能干的活,馬也能干還能干得更好,它處處都比驢強,為什麼馬不能全面撼動驢的事業版圖。

甚至在電力機械發達的今天,驢已經悄無聲息地收窄了馬的職業路線。

驢,比很多人想象的厲害,或許我們都被它憨憨的外表迷惑了。

驢憨憨的外表

馬和驢

馬與驢都是奇蹄目馬科馬屬的成員,但是分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

馬和驢的祖先應該是中新世時期的草原古馬,之后在上新世又演化出新馬,之后出現分化有了多個馬屬的物種。

馬在全盛時期遍布整個亞歐大陸,只可惜后來隨著氣候的變遷外加人類的捕獵,最終亞歐野馬滅絕,它的后代就是人類培育的各種馬。

目前世界上僅存兩個馬的亞種,分別是家馬和普氏野馬,其中普氏野馬還是人類野化放歸的,數量稀少,瀕臨滅絕。

驢的獨特性

驢面板屬性的確沒有馬高,但是它在適應環境方面比馬強

很多干旱的地區,馬就無法長期生活,但是驢可以。

驢非常耐旱,也非常耐寒冷,它的毛皮比馬要厚不少,特別適合干旱寒冷的地區,比如中亞地區

阿凡提為什麼騎的是小毛驢而不是馬,因為阿凡提生活的地方非常干旱。

阿凡提的小毛驢

馬天生為了奔跑,所以養馬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不然馬兒沒有跑夠,反而會生病。

驢就不一樣了,它的活動量遠比馬小,可以圈養在柵欄里

如果只是作為民用,驢的速度還是可以的

因此,農民在驢可以滿足使用的情況下就不會養馬了,畢竟養馬的成本比養驢高太多

驢的脾氣雖然暴躁,易怒,但正是這樣的性格,讓它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可以看家護院,相當于干了一部分狗的職責。

牧民放羊的時候,會帶上幾頭驢混在羊群里

這些驢在放牧過程中會充當很多角色,首先可以馱東西,幫助馱小羊

因為在放牧的過程中,有些母羊會生產,剛出生的小羊雖然就會走路,但是跟上羊群不太可能,所以需要將它們放到一個袋子里然后掛在驢身上。

其次,驢的警惕性強,它們能很快發現附近有狼群,并發出警報

想象一下驢的叫聲回蕩在羊群上空,別說牧民聽到了,估計狼也聽到了,都被嚇跑了。

如果狼依舊還要靠近,那麼驢就會選擇主動攻擊狼,驢的體型對付狼還是可以的,并且它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為牧民爭取時間。

和牧民一起放牧的驢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驢的羊群,遭遇狼群襲擊的機率比沒有驢的羊群低很多。

為此美國專門訓練出了「牧羊驢」,用來輔助保護羊群。

有不少用黔驢技窮來嘲笑驢的不自量力,卻忽略了技窮的前提是有技能。

驢的那點技能對付狼是沒問題的,對付老虎肯定不行,誰遇上老虎能行?

驢的作用

正是因為驢比馬更容易飼養,還可以圈養,警惕性高可以看見護院,因此成為了

生產隊里的主要勞動力

此外,對于黃土高坡這樣干旱、缺水、地勢崎嶇的地區,馬的機動性反而沒有驢高,黃河邊上的合影,都是驢,這也是陜北的主要文化

野外還有驢的亞種,因此驢的基因多樣性比馬要好很多,至少家驢的基因還有很高的提升空間

對于馬來說,全世界的家馬都來于同一個祖先,外加古代追求純種,所以一些馬種近親繁殖很嚴重,對于改善馬的品種來說十分不利。

陜北的驢

有趣的是,因為馬在古代的作用,我國自古沒有吃馬肉的習俗,反而有吃驢肉的傳統。

民間常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可想而知驢肉是有多好吃才會得到這樣的夸贊。

驢肉含有膠質,吃起來勁道,代表飲食驢肉火燒

由于驢可以圈養,所以在北方一些地區形成了規模化養殖

驢在醫學上也有貢獻,著名的中藥東阿阿膠,就是用驢皮熬制的。

用驢皮熬制的東阿阿膠

不管是馬還是驢,二者的腳都是高度特化的一根腳趾頭,蹄子表面是它們的的指甲,會不停地生長。

馬需要長途奔跑所以會經常修蹄,釘蹄鐵,但是對于驢就不用整這些費時又費力的活。

圈養的驢因為缺乏鍛煉,驢蹄會不斷長,最后影響到它的正常生活,所以對于養殖的驢,需要定期打磨掉驢蹄。

馬和驢各自都有優缺點,所以人類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兼顧二者的優點,那就是雜交

馬驢的雜交

我們都知道馬和驢雜交的后代叫騾子,但是你知道嗎?騾子和騾子很有可能不一樣

因為馬驢雜交有兩種情況,公馬和母驢,母馬和公驢

按照母親是誰的原理,母馬和公驢雜交的后代叫做馬騾,公馬和母驢的后代則叫做驢騾

馬騾在體能、體型、性格上都優于驢騾,因此常見的騾子大部分都是馬騾

騾子這樣的雜交動物,雖然無法生育,但是身體是健康的,能正常長大并壽終正寢。

比起另一種人為產生的獅虎獸,它們的命運已經算是跨物種雜交里面最好的了。

騾子幫助勞動人民一起創造了歷史,可謂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它和自己的雙親馬和驢一樣,發揮著重要的勞動作用。

為人類貢獻一生的馬和驢

這麼來看,馬和驢可真是將一切都貢獻給了人類。

從脫星到金馬影后,香港半個娛樂圈圍著轉,舒淇背后大佬有多狂?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