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蟒潛伏魚塘,吞下千斤魚后欲吞魚塘主人,專家:紅尾蚺不能殺

「放了三四千斤魚,放完水一瞅,魚沒多少了,就剩點小鯽魚了。」

郭太豐說這話時一臉的肉疼,他是哈爾濱雙井村的村民,魚塘是家里主要的收入來源。

魚塘中放了三四千斤魚苗,本來是要養肥了賣的,沒想到越放越少,這可關系到全家的生計。真金白銀進的魚苗打了水漂,誰能不著急。郭太豐心下驚疑,不知道這水里鬧了什麼妖怪。

郭太豐果斷決定放水,期望水落石出 。還沒等放出多少水,就聽到堤壩上的雜草叢里,傳來沙沙沙的響動,他上前觀察,眼前見到一條長物。起初還以為是水管,走近一看,著實嚇得不輕,那是一條從未見過的大蛇。

黑龍江天氣寒冷,一般來講并不適合蛇類生存。黑龍江的蛇,普遍都很小,并且也不多,尋常都見不著蛇。 可眼前這條大蛇,據村民描述有上百斤,莫不是成了精。這蛇見郭太豐走來,登時來了精神,昂首吐信,張著大嘴奔郭太豐就過來了。郭太豐也當真英雄,赤手空拳和大蛇搏斗起來,一邊拳打腳踢,一邊大聲呼叫。把隔壁魚塘的承包人老王也喊了過來,兩人齊心協力,好不容易用漁網把蛇給罩住了。

郭太豐心有余悸, 這蛇4米多長,有人的腰粗,剛才被它纏在身上,氣都上不來了,沒給勒死生吞算是命大。看著漁網里仍然扭動不停的大蛇,兩人誰也不認識這是個啥東西。據 哈爾濱野生動物救助站鑒定,這是一條紅尾蚺。

蛇大成蟒、蟒大成蚺

紅尾蚺老家在美洲的熱帶雨林,北到墨西哥,南到阿根延的熱帶氣候適合其生存。通常是以鳥類、蜥蜴、蝙蝠等等為食,壽命大概在二三十年。

作為食肉的冷血動物,紅尾蚺可不是好相與的。 都說天下武功,無快不破,紅尾蚺的快速纏繞技堪稱天下無對。一個照面就可以把獵物捆個結實,繼而用其野蠻的力量不斷勒緊,阻止獵物的呼吸,直至獵物因窒息而亡。在蟒蛇有力的擁抱之下,小型動物會很快死亡。如果是大型動物,比如蜥蜴、虎貓,耗時會多一些。但這絕非好事,因為紅尾蚺會等不到他們死亡就將其整個吞下去。

像其蛇類同族一樣,紅尾蚺的頭部是為吞食而生的。漫長的進化,使蛇的頭骨罕見的十分Q彈。蛇的牙齒也十分特別,并不是固定在骨頭上,而是連接在韌帶上。 這樣一來,蛇的牙可以做出左右移動和分離的動作,這可以讓蛇口張開的角度更大,并且可以用牙齒把食物向里面拉。因此,蛇可以吞下比自己的頭大三倍甚至更大的食物。再回想徒手惡斗并生擒紅尾蚺的郭太豐與老王,當真是英雄人物。

有人把它當寵物

按說這熱帶生物,是不會到黑龍江這北寒之地的。又不會飛,是怎麼來的呢?答案只有一個,人帶來的。是的,有人把它當寵物。

不得不說,紅尾蚺雖然兇猛,但確實很漂亮,色彩靚麗,紅色的斑塊很像紅磚,在蛇中十分少見,還擁有鮮艷的紅色尾巴。另外在食肉動物里面,它算是比較溫順的,容易被馴化。尤其是小時候,小巧可人,呆萌可愛,非常討人喜歡。常有人圖一己之歡,把它當成了寵物。

后面的結局就跟有人養烏龜一樣了。小的時候放在家里還容易,等長大了,家里的盆子,籠子就都放不下,也沒地方溜,飯量驚人,還只吃肉,家里沒礦的都負擔不起。尤其像蛇這種有攻擊力的物種,沒準哪天胃口大開,就把主人當宵夜了。哪里還敢養在家里。

一時興起養了,卻沒本事善后,很多人選擇悄悄放生。 但紅尾蚺畢竟是外來入侵物種,放生后野蠻生長,泛濫成災,對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影響。

紅尾蚺繁殖力也不弱,奉行一夫多妻制,一胎可產下五十只小蟒。過個四五年,這些小蟒又都成為成熟體,可以再生小蟒,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還有些早熟的,公的十八個月,母的三十六個月,就已經擁有了繁衍后代的本領。

它不僅會打破食物鏈的平衡性,而且對農業、水產養殖危害性大,破壞畜牧業和漁業,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另外,紅尾蚺也會危及人類健康甚至生命。比如緬甸蟒,原本分布在東南亞,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角色。但是自從被當做寵物蛇來到北美洲,一下子就囂張起來。 由于當地氣候適宜,有大量的沼澤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天敵,導致緬甸蟒在這里生吞鱷魚,絞殺大鹿,生活愜意,泛濫成災,5年間的不斷繁殖,已經有30余萬條之多,嚴重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連佛羅里達州的人類也遭受著大蟒的威脅。

緬甸蟒

入侵物種+國家二級保護,殺不得也養不得,村民或可獲賠

紅尾蟒雖然是入侵物種,但私自買賣、養殖或者放生,都是非法的。

2020年6月2日,蘇州吳中分局曾查獲過一名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男子,并在其公司和家中查獲27條國家保護動物紅尾蚺、4米多白色蟒蛇1條、游蛇4條,其中一條達到近5米長, 警方果斷出手,及時解除了群眾身邊的隱患,并對該男子判處一定刑罰。類似的案例近年也有發生,販賣者都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回到村民這里,百斤巨蟒吃掉三四千斤魚的說辭屬實有些夸張,畢竟是村民的一面之詞。拋開真實性而言,若這紅尾蚺真有這麼大的能耐,一個夏天吃了千斤魚,那麼村民對這巨蛇不能殺也不能吃,屬實有有些憋屈。

用戶評論

2023/3/30 0:52:32